立志民族伟大复兴 胸怀人类前途命运
王 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志民族伟大复兴,胸怀人类前途命运,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纲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是致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国际宣言,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和博大天下情怀,具有重大理论价值、重要历史意义和深远世界影响,必将彪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史册。
一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求索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值此党的百年华诞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深刻阐述了这一重大理念的丰富内涵、实现路径和根本原则,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中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宽广博大的国际情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崇高理想,以为世界谋大同为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入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这就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的差异分歧,通过共同应对挑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发展繁荣将各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载入我们的党章和宪法,写进联合国决议等国际文件,不仅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而且凝聚了广泛国际共识,是对国际主义精神的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促进人类团结合作的重大贡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希望各国携手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孕育理念,思想引领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契合于人类文明的共通内核,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描绘了各国人民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愿景,源源不断释放出跨越国家、文明界限的文化吸引力和思想感召力。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图为器乐、童声合唱与舞蹈《命运与共》。 人民视觉 崔峻/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自觉。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科学预测了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面对世界变局和全球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每个国家都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和睦的大家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人类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路径,开辟了21世纪国际关系演进的崭新境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将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对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国的发展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更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而是既造福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的盛事。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牢牢把握自身发展进步的命运同时,也将为人类进步的共同命运作出更大贡献。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应运而生、成就斐然,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自身的复兴带动更多国家、更多文明实现共同复兴。
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始终不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对外工作就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了中国外交的责任担当。珍视独立自主、弘扬公平正义,党的价值追求贯穿于中国外交秉持的基本原则。外交战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接续奋斗。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矢志不渝促进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对穷兵黩武的超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党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结束了饱受欺凌的旧时代,战胜了霸权强权的颠覆破坏,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主动挑起一场战争,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坚持和平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同14个邻国中的12个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坚持、走通、走好和平发展道路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指出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中国更加主动有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更加积极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更加深度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和军控、裁军、防扩散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和平和解进程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矢志不渝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坚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从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到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从在国际舞台上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始终站在公平正义一边,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旗帜鲜明地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动辄干涉别国内政。坚持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正义,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原则立场。坚持世界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着办,这是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的民主原则。坚持各国应该共享发展成果,秉持正确义利观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迄今已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发展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支持。从应对埃博拉疫情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从未缺席,世界因中国而更美好。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矢志不渝倡导互利共赢。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合作平台,我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稳步推进。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为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超额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在全球率先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更短的负面清单、更好的营商环境、更高的开放水平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21年6月24日上午,一百多位外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图为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左)和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展示在展览馆内主题邮局购买的纪念邮品。 中新社记者 侯宇/摄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矢志不渝完善全球治理。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是中国外交的长期坚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600多项国际公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全球治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加入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迄今已参与2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倡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向150多个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向100多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5.2亿多剂疫苗,在全球抗疫中砥柱中流。倡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宣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生态发挥关键作用。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场合提出中国方案,高举真正多边主义火炬,为国际社会照亮团结前行之路。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矢志不渝捍卫国家利益。主权平等、集体安全是联合国宪章的根本原则,是通向共享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钢少气多”的英雄气概打败了凶悍强敌,打破了封锁围堵,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坚决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稳如泰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外交战线成功应对一系列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严峻挑战,坚决抵制各种单边霸凌、政治病毒、抹黑推责和污名化的卑劣行径,不仅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尊严,而且维护了国际公道正义、全球战略稳定、地区和平安宁。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外交战线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外交为民,积极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紧急安排300多架次临时航班赴90多个国家接回7万多名陷入困境的同胞,全力推进海外公民疫苗接种“春苗行动”,协助为分布在160多个国家的近150万中国公民接种疫苗。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矢志不渝创新外交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划分等政策方针和思想,捍卫革命胜利果实,维护国家独立主权,使新中国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尊重、扩大了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倡导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积极倡导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全球安全观、新发展观、生态观、文明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和世界大势相结合,与时俱进引领中国外交理论创新,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窠臼,为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理念指引。
三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外交战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坚持元首外交领航定向,不断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转化为谋事创业的磅礴动力,不断开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局面。
坚持和平发展,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恃强凌弱,反对集团对抗。
致力合作共赢,深入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我们将立足扩大同各国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巩固深化平等、开放、合作为特征的伙伴关系网络,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秉持开放包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我们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新发展格局,以推进开放合作支撑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开放。推动各国加强发展合作,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反对搞技术封锁、科技鸿沟、发展脱钩。
发扬斗争精神,坚定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巩固国际社会支持一个中国格局,有力回击外部势力干涉我国内政和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径。践行外交为民宗旨,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正当权益,构建海外中国平安体系。
维护多边主义,主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坚持真正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维护以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支持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发挥应有作用,深入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领域国际合作。持续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倡导对话弥合分歧,谈判化解争端,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倡导交流互鉴,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加强对外交流和文明对话,增进中国与世界彼此理解信任。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冷战思维,反对意识形态偏见,防止人为制造分裂对抗。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坚决抵制“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百年风华启新程,千秋伟业看今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进发,继续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进发。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外交战线要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更加奋发有为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砥砺奋进,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来源:求是网
整理:学院党委办公室